close

看過童話故事《賣火柴的女孩》或動畫《再見螢火蟲》嗎?這兩篇故事有一個共同處,就是提及到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─死亡。當然,有些家長認為故事不太適合小朋友觀看,會儘管避免他們接觸這些東西。可是,報章電視報導的新聞,像「911」、車禍、自殺等,或家裏不幸的事情,像寵物死去或祖父母過世等,都可能是難以逃避,不得不面對的。

死亡概念

死亡,一直以來都是頗為敏感,是一種禁忌,特別是中國人,都會迴避,認為不應該在家裏,尤其與年幼的孩子談及。這可能一來基於某些根深柢固的想法,認為死是不吉利。有些老人家每當聽到「死」,立即說「大吉利是」;二來認為小朋友年幼無知,不知死為何物。那到底死是甚麼呢?有學者指出死亡的四個重要概念:因果關係﹝Causality﹞,最終性﹝Finality﹞,必然性﹝Universality﹞,及不可逆轉性﹝Irreversibility﹞。的確,兒童對於死的概念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趨成熟。一般六至七歲的小朋友都已理解死亡的概念,個別較早熟小朋友﹝四或五歲﹞也已知道死是最終的、停止一切生物機能運作。一般而言,嬰孩沒有死的概念,但對大人的情緒極為敏感,悲傷行為會令到他們焦慮不安,經常哭泣。稍為年長幼兒會有很多問題:「媽媽你會死嗎?」﹝缺乏必然性的概念﹞,「為甚麼人會死呢?」﹝尋求因果關係﹞,「他甚麼時候會回家呢?」﹝認為死亡是短暫,或缺乏不可逆轉的想法﹞,「死人會不會覺得好冷好餓呢?」﹝缺乏最終性,以為死人仍有感覺﹞。雖然幼兒仍未完全明白甚麼是死,但是不幸的事也會令他們感到不開心,情緒受到困惑。此時,倘若家長迴避討論,壓抑哀痛的情感,沒有讓孩子自由地抒發內心的感受,欲蓋彌彰的表現或許會增加他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及誤解,對於心理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。

與孩子一起面對死亡

其實,與孩子討論死亡並非不吉利,也不會增加孩子對死的恐懼,相反地,適切的輔導及關懷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疑惑,增強抗逆能力。綜觀中外學者的意見,他們認為

1. 誠懇開放:當孩子提及死亡這話題時,家長千萬別迴避,反而應抱有開放誠懇的態度。部份孩子因不理解死亡,當至親或寵物死去,會產生罪咎感及羞愧,家長需要清晰地說出事實的經過及解釋原因,以免他們胡思亂想;

2. 從故事開始:家長可以講故事給孩子聽,或陪看電視,然後一同討論情節,聆聽想法,分享感覺;

3. 說再見:當至愛離去,如寵物死去,家長可以為牠舉行告別儀式,讓孩子跟他的好朋友說再見,好好整理失去的感覺;

4. 情感宣洩:幼兒通常不善於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,家長可鼓勵用圖畫的方式,讓孩子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;

5. 擁抱:當孩子驚恐或傷悲時,擁抱可能是最好的鎮靜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 小雲 的頭像
    LI 小雲

    LI 小雲的部落格

    LI 小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