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同意這篇社評的見解和立場。中國的崛起也許令到其他國家感到害怕和妒忌,但面對別人無理的歧視和批評,我們應該以風度、謙和和理性去對待,任何過於激進、煽動民族情緒和排他的做法只會加深別人的誤解,也應該好好反省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,例如出外旅遊時,會不會財粗氣大?合適服飾?街上大聲叫叫嚷嚷?
這次聖火轉遞可能是史上最混亂和最多政治紛擾,希望5月2日香港的轉送能順利完成,也結束這場閙劇,讓奧運體育精神重現。
【明報專訊】3月14日的西藏騷亂觸發奧運火炬傳送遇上阻滯,國際響起一些抵制北京奧運的聲音、CNN節目主持人的辱華言論等,連串事態,確實令中國政府和很多中國人滿心不是味兒,近日內地從官方到民間都有反擊行動,整體是朝對抗方向發展。近期環繞北京奧運的事,中國官民確有值得氣憤之處,民間所顯露激情,也顯示中華民族凝聚力之強大,我們希望當政者妥善處理這股民氣,絕對不應該製造更多仇恨;讓人民適當宣泄的同時,應該引導人民以更理性和文明取態,對應中國在國際的困難局面。如果能夠透過這次事件,提升國民的整體質素,將是成功主辦北京奧運以外的最大收穫。
汲取教訓善用國際話語權
近期國際的反華氛圍,起於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人對中國的偏見,西藏問題和奧運火炬只是導火線,而近年中國和平發展,經濟亮麗,國際地位愈趨重要,這些人心理上接受不來,於是對華的舊恨新仇,一股腦兒迸發出來。CNN節目主持人卡弗蒂辱罵「中國人為蠢才和惡棍」,前文後理明明是辱罵全體中國人,CNN發表的聲明雖有道歉字眼,但是表示卡弗蒂的說法並非指中國人,而是批評中國政府,這個說法,擺明是狡辯。此事最能說明對中國帶有偏見的人,借舊恨而釀出新仇。
中國外交部就此事高調回應,發言人兩度在記者會上猛烈批評卡弗蒂和CNN,新聞司長劉建超召見CNN駐京分社負責人,提出嚴正交涉。卡弗蒂的言論和CNN的聲明,確實有令人氣憤之處,但是外交部以如此高身段對付CNN和一個節目主持人,是否太抬舉了他們?另外奧運火炬在境外遭到衝擊,內地網民把目標鎖定法國,正在串連鼓動,抵制法資在內地開設的超市家樂福,迴響十分強烈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此事時,以「事出有因」回應,這個取態,加上當局未強力限制信息在網上發布,一般相信這是官方給抵制家樂福開綠燈。
外交部對CNN和網民對家樂福的反擊,深層底下還是民族情緒作祟,如果無節制地操作下去,也會在不愉快的舊恨中釀出新仇。西方和中國是否要在無休止的舊恨新仇中交纏下去,雙方都要思考。
目前西藏問題、奧運、反華連串事態交纏在一起,有必要梳理一下。
首先是中國辦奧運,要向世界展示國力、和平發展和中華盛世的一面,如果認為國際社會將以平和之心看待中國復興,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。國際基於偏見或現實利益,肯定不會讓中國那麼好過,事實上,中國和國際社會在許多價值觀上都有不同認知,因此是競爭手段也好、是耍陰謀也好,或是基於更現實的利益也好,中國的「仇家」藉奧運製造事端,讓中國不好過,是完全可以預估得到的。中國應該心平氣和地看待這些「噪音」,若事事上心動氣,會影響對事態的判斷,也失去辦奧運喜事的意義。
其次,現在給「仇法」開綠燈,如果是涉及大國之間相互制衡的考量,更值得斟酌。這次奧運火炬在境外傳送,最令中國人感到受辱的,是在巴黎的一幕,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也藉西藏問題向中國施壓。回看去年11月底,薩爾科齊率團訪華時,在隱沒人權問題的情下,取得總值高達170億美元的160架空中巴士客機合約,另外法國的核電集團Areva與廣東核電集團簽訂價值80億歐元(約118億美元)的民用核電合同,創下全球核電歷史民用核電合同最高金額紀錄。當時有分析認為,中國讓薩爾科齊滿載而歸,是做給德國看的,因為總理默克爾與達賴喇嘛會晤,令中德關係陷於低潮。
現在薩爾科齊對中國的取態,與5個月前確有很大不同,而且薩爾科齊是否出席奧運開幕式,迄今還有所謂「條件」說,究竟是否另有所圖,以中國的立場而言,相信是寒天飲冰水,點滴在心頭。縱使如此,應該視為經一事、長一智,豐富自己的外交歷煉而已,因為如果以「報復」心態處理國與國的關係,肯定是錯誤的。
第三,善用話語權──國際對西藏問題認知,只有達賴和藏獨所說的版本,西藏問題的真正本質,中國數十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西藏,改善藏民的生活等努力,國際根本鮮有所知,中國因此失去西藏問題的話語權,西方一些人對西藏問題的無知和偏見,相信與國際公關在這方面做得不夠有很大關係。中國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。
第四,中國不要只看到西方偏見的一面,火炬事件沸沸揚揚一輪之後,近日國際也響起不少理性聲音。例如美國總統布殊、歐盟委員會的曼德爾森都先後表達不抵制北京奧運的立場;瑞典首相說沒有抵制奧運開幕式或整個奧運會的計劃,瑞典一項民調結果,顯示82%的人反對抵制奧運;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批評西方羞辱中國和中國人民,是不對的。這些理性聲音,說明德不孤,必有鄰,只要中國做得有理有節,最終必會贏得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。
《做人不能太CNN》一鳴驚人
還有值得注意的是,內地網民對近期事態的反應,並非都是情緒化的,例如一位網友自創的網絡歌曲《做人不能太CNN》,揶揄CNN處理西藏騷亂新聞的偏頗,此曲唱紅網絡,所起到反制效果甚佳。網民在這些方面多創新,會是一種提升。
今次面對西方一些反華作為,民透過互聯網表達強烈感受,而互聯網被認為是年輕人的世界,情顯示「70後」、「80後」為主體的年輕一代的中國人,表現出空前的愛國熱情。對此,全體國人應當加倍珍惜。引導這批年輕人向理性、文明發展,使他們成為具備世界視野的新一代,對中國而言,他們將是一筆無價的資產。